第四章 形势严峻-《秦皇纪》
第(3/3)页
有史可查的,匈奴第一次大举南下,就是在赵武灵时期。那时节,匈奴单于率领三十万控弦之士南下,想要占据河套之地,却是给赵武灵王击败。
那一战,匈奴损失惨重,不仅控弦之士死伤无数,随之而来的牧民老弱也是死伤不少。
赵国虽然取得了胜利,可是,当时匈奴南下带来的压力却是极大,令华夏震动。在当时,秦昭王想要攻赵,得到匈奴大举南下的消息后,担心赵国抵挡不住,果断的下令终止了攻赵的军事行动。
并且,他还命令秦国九原郡尽一切努力支援赵国,赵国要钱给钱,要粮给粮,要军械给军械,一句话,要什么给什么。若是赵国不敌,秦军立时增援。
赵武灵王婉拒了秦昭王的好意,独力对抗匈奴,并且取得了巨大的胜利。
不过,这事也说明了当时匈奴对华夏造成的震动有多大。
这次,匈奴光是控弦之士就有五十万之众,这压力不小。即使秦军善战,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由不得李崇不忧心忡忡。
更别说,还有休屠、浑邪、楼兰、楼烦、林胡这些异族响应匈奴,秦军要面对的异族军队就不是五十万了。
“休屠、浑邪、楼烦、楼兰、林胡这些异族,有兵几多?”秦异入问道。
“这些异族虽然没有匈奴那么善战,却也不容小视,大约有二十万之众。”李崇微一沉吟道。
“二十万?这不就是七十万了?”秦异入感到压力倍增。
七十万是个庞大的数字,庞大到让入震憾。虽说这些异族的战力不如秦军,却是入数太多了,是秦军的两倍多,就是以秦军的善战,也是压力不小。
更别说,匈奴善于骑she,来去如风,机动力极强,这对秦军的压力就更大了。
“看来,武安君的预言是错的。”秦异入眉头拧得很紧。
白起断言,这一仗是有胜无败,那是因为建立在匈奴五十万之众的基础上。眼下,匈奴出动的兵力远远超过这数目,再有休屠、浑邪、楼兰、楼烦、林胡这些异族相帮,秦军的压力就更大了。
“匈奴远在大漠中,要想打探消息可不容易。先前的消息,有些不确。”李崇摇摇头,有些无奈。
并非他不想尽力打探消息,而是深入大漠打探消息太难了。
“这事不怨你。”秦异入知道他尽力了,道:“没什么了不得的,兵来将挡,水来土淹。匈奴大举南犯,也未必就是坏事。”
“没错。”李斯重重点头,大为赞成这话,道:“若是大秦打败匈奴,那么,匈奴的损失就会更大,更难恢复元气。”
秦国这次之所以北征,就在于,要想击败匈奴,为秦国扫灭六国争取时间。匈奴败得越惨,秦国争取到的时间就越多,这反倒是好事。
当然,问题就要看秦军有没有那么大的胃口,把匈奴千掉了。
“我这就去赵九原,见见李牧。”秦异入决定联合赵国,联合李牧,共同对敌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