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星云无人机上不仅搭载了最新的10nm制程NIL技术的5G芯片:长庚11,这款芯片提前应用在第四代星雨产品上是因为还有更好的。 刘大郎早就眼馋的九霄系列芯片终于被他从【科技宝典】中兑换了出来,配套的还有7~5nm制程的NIL纳米芯片生产线,非常强悍。 严格意义上来说,7nm制程的赤霄芯片已经能够压着两年后的骁龙865打了,尤其是在功耗和均衡性上,九霄要强出长庚系列一大截。 星体架构的方向是正确的,如果再给星云研发部一些时间,肯定可以把星体架构彻底完善,最终达到九霄系列的级别,现在不用了~ 有现成的直接拿来用,中间留几个月的缓冲期就足够了,星云科技已经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一个敢于创新、敢于突破和改变的形象。 再加上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芯片,有所突破是件很正常的事,毕竟现在的纳米芯片还处在一个飞速上升的状态,谁都可能创造奇迹。 今年的骁龙660被称为一代中端神U,甚至在未来两年后还能看到它活跃的身影,然而这颗芯片的实际水平也不到骁龙855的二分之一。 在历史上的今年能成为一代中端神U,靠的是拥有80%骁龙835的水平,但价格却要便宜得多,只可惜神U称号可能会被长庚给截胡。 九霄系列芯片全面普及后,就是长庚系列芯片下放之时,到时候九霄系列芯片将会成为星云旗舰专属,和中端系列的机型区分开来。 同时长庚和紫微星芯片基本上属于互相套娃,名字不同,但整体素质非常相似,九霄则是独家专属,这倒不是不想给其他人用~ 而是如果没有配套的顶级硬件,就算用上了九霄系列芯片,在那些孱弱的机身中也根本发挥不出优势来,还不如节约一点成本。 再加上现在的国产厂商除了星云科技之外,其他厂商并没有彻底在高端立足,一颗好一点的芯片改变不了这种局面,他们也很清楚。 不过现在不行,并不代表着以后也不行,刘大郎预测,用不了几年时间华夏手机市场就会彻底稳定下来,形成一大多强的良好局面。 同时一些小众的手机厂商,比如专注于墨水屏手机的海信等等,也不会在这种局面下彻底丢掉市场,说不定还会有些新兴品牌~ 比如专注于三防手机的AMG,专注于小手机的Uz等,再比如未来的安卓最年轻玩家nothing phone,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。 第(2/3)页